欢迎访问福建省工程机械管理服务中心!
服务电话:0595-86668110      
应急救援
您的位置:首页 > 应急救援 > 应急救援

福建省工程机械应急救援工作预案

发布时间:2017/9/19 15:30:45 | 点击数:次:1852

福建省工程机械应急救援工作预案

 

福建省工程机械应急救援总队

20179


目录

 

1、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受灾程度分析

1.1灾害类型

1.2灾害易发季节

1.3 受灾程度分析

2 应急救援工作原则

3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3.1组织机构

3.2职责

1)应急救援总队职责

2)应急救援指挥处职责

3)应急协调联络处职责:

4)应急救援物资调配处职责

4、培训与演练

4.1 培训内容和方式

4.1.1培训的内容

4.1.2培训方式

4.2应急救援演练

4.2.1训练与演习

4.2.2训练

4.2.3演习

5、信息报告程序

6、应急处置

6.1 响应分级

6.2.2响应程序

1)救援报告

2)现场指挥

3)实施救援

4)组织撤离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7.1应急救援工程机械配备情况

7.2 应急救援工程机械重要零配件储备情况

7.3 保障要求 

1、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受灾情况分析

1.1灾害类型

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台风、暴雨

1.2灾害易发季节

春夏季,多雨,易发生台风、暴雨。

1.3 受灾情况分析

1)道路损坏、交通阻塞。

2)建筑物倒塌。

3)泥石流、山体滑坡。

4)河堤决口、河道沟渠堵塞。

2.应急救援工作原则

服从指挥、反应迅速、作风过硬、英勇善战。

3.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3.1组织机构


1)应急救援总队职责

1)接受省应急办的领导和指挥,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2)全面负责应急救援工程机械的组织、调配和指挥;

3)分析受灾情况,落实应急救援工程机械资源配置和调配使用;

4)及时与政府及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报告救援工作进程,协调解决救援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

2)应急救援指挥处职责

1)协助总队长指挥工程机械应急救援;

2)协调组织各地市、县(区)工程机械应急救援队伍参加应急救援;

3)负责现场组织救援,协调解决在施救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

4)就应急救援工作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5)及时向总队长反馈应急救援情况;

6)负责收集应急救援的相关数据,组织救援工作评估总结。

3)应急协调联络处职责:

1)负责做好政府应急办和各应急救援工程机械队伍的联络,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以及横向联络工作;

2)协调组织应急救援队伍,按要求到达指定地点参加救援;。

3)及时准确地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工程机械救援进展情况;

4)协调解决应急救援队伍在救援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

4)应急救援物资调配处职责

1)服从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挥领导;

2)全面掌握各支队应急工程机械的类型、性能、分布、数量等情况,随时根据救援需求调配相应的机械设备;

3)配合协调联络处根据救援工作需要调配应急救援物资;

4)及时协助应急救援队伍调配维修零配件;

5)协助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5地市工程机械应急救援支队职责

1)接受本市应急办和省应急救援总队的领导和指挥,批准本级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2)全面负责本市应急救援工程机械的组织、调配和指挥;

3)分析受灾情况,落实应急救援工程机械资源配置和调配使用;

4)及时与政府及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报告救援工作进程,协调解决救援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

6()工程机械应急救援大队职责

1)接受本市应急办和市、省应急救援总队的领导和指挥,批准本级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2)全面负责本县(区)应急救援工程机械的组织、调配和指挥;

3)分析受灾情况,落实应急救援工程机械资源配置和调配使用;

4)及时与政府及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报告救援工作进程,协调解决救援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

4.培训与演练

4.1 培训内容和方式

4.1.1培训的内容

1)急救救援的集结和调动;

2)复杂环境中救援知识;

3)应急救援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4)应急救援机械故障的处理;

5)复杂环境中救援操作技能;

6)工程机械的保养与维护。

4.1.2培训方式

1)讲座;

2)模拟;

3)现场演示;

4)自学。

4.2应急救援演练

4.2.1训练与演习

4.2.2训练

训练是验证应急预案的整体或关键性局部是否可能有效的付诸实施;验证预案在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方面所具备的适应性;找出预案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正的地方;确保建立和保持可靠的通信联络渠道;检查所有有关组织是否已经熟悉并履行了他们的职责;检查并提高应急救援的启动能力。

1)基础训练。基础训练是应急队伍的基本训练内容之一,是确保完成各种应急救援任务的前提基础。主要是指队列训练、体能训练、工程机械的日常养护和操作等内容。训练的目的是应急人员具备良好的战斗意志和作风,熟练掌握工程机械的操作技能等。

2)专业训练。专业技术关系到应急队伍的实战水平,是顺利执行应急救援任务的关键,也是训练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复杂环境下的施工作业、故障的排除、多种设备的相互配合等现场救援技术。通过训练,救援队伍应具备一定的救援专业技术,有效地发挥救援作用。

3)战术训练。战术训练是救援队伍综合训练的重要内容和各项专业技术的综合运用,提高救援队伍实践能力的必要措施。通过训练,使各级指挥员和救援人员具备良好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

4.2.3演习

演习是在模拟灾害的条件下实施的,是为提高应急救援技术水平与救援队伍的整体作战能力,以便在事故的救援行动中,达到快速、有序、有效的效果。是更加逼近实际的训练和检验训练效果的手段。也是检查应急准备周密程度的重要方法,是评价应急预案准确性的关键措施。

1)单项演习。这是为了熟练掌握应急救援或完成某种特定救援任务所需的技能而进行的演习。如通讯联络、队伍集结和运动、机械故障的处理等。

2)组合演习。这是一种为了发展或检查应急队伍之间及其与指挥协调机构、相关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性而进行的演习。通过组合演习,可以提高应急救援队伍信息交流,相互协调的能力。

5、信息报告程序

1)各级工程机械应急救援队伍及应急救援队伍成员单位要保证二十四小时电话都能接通,在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期间,要派专人值班,以保证联络畅通。(联系电话附后)

2)值班人员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值班人员接到应急救援信息后,立即向本级当班应急救援负责人报告,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马上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根据事故发生地点、种类、受灾程度通知所属应急救援队伍按要求参加救援。应急救援成员单位值班人员提到救援通知后要立即向公司负责人报告,公司负责人要立即按通知要求组织参加救援。

6、应急处置

6.1 响应分级

本预案依据自然灾害的类别、受灾程度和应急工程机械救援队伍的建制分为Ⅲ、Ⅱ、Ⅰ级,其中Ⅲ级响应由县(区)应急救援大队负责完成;Ⅱ级响应由地市级工程机械应急救援支队负责完成;Ⅰ级响应由省工程机械应急救援总队负责完成。

6.2.2响应程序

1)救援报告

1)值班人员接到求援通知应认真做好记录,详细了解受灾的地点、灾害发生的状况、交通道路、救灾现场的环境条件、政府应急办的要求等情况,并在第一时间应向应急救援队伍主要负责人报告。

2)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人要根据灾情和当地政府的要求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调动工程机械奔赴救灾现场,实施有效救援。

3)应急救援机构下设部门立即行动,按照各自的分工开展工作。

2)现场指挥

各级应急救援队伍的负责人和应急救援队伍成员单位负责人均要亲临救灾现场,按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要求指挥各自的队伍实施救援。落实好施工安全措施,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施救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

3)实施救援

根据受害情况,合理调配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起重机、破拆设备等现代化工程机械,以灵活多变的作业性能,不间断作业的抢险功能,快速清除障碍,抢通道路,清理废墟,固堤疏浚,抢筑堤坝,疏通河道,装抛钢丝笼、运送填筑石料和土方,加固、封堵决口,减少灾害损失。

4)组织撤离

如果救灾现场作业环境受到次生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威胁,应以保障设备和人员安全为首要目的,现场指挥人员应及时向当地政府及上级工程机械应急救援机构领导报告,提出撤离建议。经同意后及时组织救援队伍有序撤离至安全区域,到安全区后要清点机械及人员数量,确保全部设备和人员全部撤离。

7、应急救援物资与装备保障

7.1应急救援工程机械配备情况

详见附表

7.2 应急救援工程机械重要零配件储备情况

见附表

7.3 保障要求

1)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与装备由工程机械应急救援成员单位负责储备和维护。

2)各级应急救援队伍要对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的种类、数量、性能、配置地点、业主、联系方式等要登记造册,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确保应急救援的设备和物资按要求配备到位、数量充足、完好有效。

3)各级应急救援队伍的装备与物资要向各级政府报备。要建立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调剂供应的渠道,地区之间能随时可以相互调剂,以备可迅速调入,确保供应。